1.合理定位:一定要知分、知线、知位次、知政策。查询高考成绩、位次和分数线,把握当年招生计划、高考志愿填报规则、高校招生章程和高考特殊政策等相关信息,全面衡量,合理定位大致的拟报考高校范围。
2.统筹兼顾:基于本人的兴趣爱好、特长优势、职业规划及就业方向相吻合,考虑自身条件、个人意愿及经济条件,着眼于时代趋势与社会需求,初步确定高校和专业。
3.优化志愿:对初步选定的高校或专业志愿进行综合分析、优化组合,按照喜好程度并结合“冲、稳、保”的策略,分梯度降序确定志愿顺序。
4.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:要清楚平行志愿是“分数优先”,顺序志愿是“志愿优先”,两个投档顺序和录取规则是存在差异的。平行志愿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%以内,顺序志愿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%以内,要确保自己一旦被投档,就不要有被退档的可能性,把服从调剂全都选上。
5.确认志愿:考生未在网上进行志愿确认的,其填报的志愿是无效的。在规定时间内可多次上网修改本人填报的志愿,但首次“确认志愿”后,如需更改,可最多进行2次取消志愿确认,修改并重新确认志愿。